方形电池卷绕机的使用细节


方形电池卷绕机是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核心设备之一,其作用是将正负极极片与隔膜精准叠合后卷绕成电芯。该设备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电池的性能与安全性。以下是使用时需重点关注的细节要点:
一、开机前准备工作
1. 环境与物料检查
- 确保工作区域干燥无尘,温度控制在25±5℃,湿度<60%,避免极片吸潮引发短路风险。
- 核对极片、隔膜的规格(厚度、宽度)与工艺单一致,裁切后的极耳需平整无毛刺。
- 确认收放卷轴张力臂处于初始位置,空载试运行1分钟观察机械动作是否顺畅。
2. 模具安装与对齐
- 根据电池型号选用匹配的硬质合金模具,安装时需用千分尺校准模具内径公差≤0.02mm。
- 调整纠偏传感器位置,使极片边缘与模具中心线偏差不超过0.1mm,防止卷绕偏移。
二、核心操作参数设置
1. 张力控制系统
- 初始张力设定为3-5N·m(视基材厚度调整),采用锥度递减模式,避免起始层过紧导致后续变形。
- 实时监控张力波动值,若超过±0.5N立即触发报警并自动降速补偿。
2. 转速与圈数控制
- 根据设计容量计算理论卷绕圈数(例:7层结构需精确计数49圈),设置减速区间提前3圈启动缓停程序。
- 主轴转速建议控制在80-120rpm,过高易产生静电吸附粉尘,过低影响生产效率。
3. 热压复合参数
- 预热辊温度设定为80-100℃(适用于水性粘结剂),复合压力保持0.2-0.3MPa,确保隔膜与极片贴合紧密无气泡。
三、关键操作流程
1. 穿带与定位
- 按“隔膜在下、负极在中、正极在上”的顺序穿入各层材料,极耳朝向外侧便于后续焊接。
- 手动转动卷针完成首圈预紧固,确认极片无褶皱后再启动自动循环。
2. 动态监测与干预
- 运行过程中持续观察卷绕松紧度,理想状态应呈现规则的宝塔形层次。
- 发现极片起皱时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回退至问题点重新整理后再继续。
3. 收尾与卸料
- 末端留出5-8cm冗余长度用于贴终止胶带,热熔胶枪温度控制在160-180℃防止烫损极片。
- 轻拿轻放成品电芯,垂直放置在防静电托盘内,避免挤压变形。
四、异常处理与维护
1. 典型故障应对
- 断带停机:检查原料表面是否有颗粒物划伤,更换导轮陶瓷环并清理碎屑。
- 同心度超差:重新校准伺服电机编码器,必要时更换磨损的橡胶压辊。
- Hi-Pot测试不良:重点排查极耳焊接区是否有微孔洞,调整超声波焊头能量输出。
2. 日常保养规范
- 每日清理真空吸附台残留胶粒,每周给导轨加注食品级润滑油。
- 每月校验张力传感器精度,每季度更换易损件(如石墨导向块)。
五、安全与质量管控
- 操作人员须穿戴防静电服及绝缘手套,严禁佩戴金属饰品接触设备。
- 每批次需进行X射线检测,重点查看内部分层间隙(标准≤0.05mm)。
- 建立SPC控制图,跟踪卷绕密度CV值(目标<3%),异常波动及时追溯工艺参数。
通过严格执行上述细节,可有效提升方形电池卷绕良品率至99.5%以上,为后续注液、封装工序奠定基础。设备管理人员应制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,并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过程质量追溯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其组成部分可分为以下几点